总是感觉胃里胀胀的、鼓鼓的?明明没吃什么东西,但胸口处好像堵着一块儿大石头,上不去也下不来。
每次聚餐,朋友们个个都大快朵颐,看着满桌子的美食,自己好像一点儿兴致也没有。
偶尔吃一点儿寒凉有刺激性的食物,要不就是嗳气,要不就是肚子里“咕咕”作响,而且五谷不化,排便也不通畅,别提有多难受了!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上述的经历,脾胃是我们身体的转化站,负责把五谷水液转化为气血等精微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
可以形象地看成是一个供暖大锅炉,负责把冷水烧成开水,进而转化为水蒸气,为用户供暖。
脾胃虚弱,就好比锅炉出现了故障,水烧不开,冷水进不来,水蒸气出不去,平衡被打破,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用户。
这时,就要找专门的维修师傅来维护。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维修师傅,就是加味八珍膏,能够培养脾胃,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而让脾胃轻松,身体通利。
加味八仙膏
加味八仙膏,出自清代李文炳编著的《仙拈集》卷三。
▋功效
主要针对的是脾胃虚弱,饮食无味,吃什么都没胃口,食不充饥,总是感觉不到饿,但是没有其他不良症状或疾病。或者是久病,一直以来,脾虚食少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者。
▋组方
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肉、糯米、粳米、冰糖、白蜜。
▋禁忌
1.对上述药材有过敏的人群,谨慎用药;
2.孕妇、老人、儿童,以及有其他病症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方用量。
方剂说明
该方中的君药为人参和山药,两者都可以补益脾胃,又可以补肾益气,壮补元阳。
在中医里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彼此依赖,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脾胃主运化,有赖于肾门之火温煦的作用,是先天温养后天。肾主藏精,需要脾胃运化精微物质以补充肾精,是后天补充先天。
肾脏好比是土壤,而脾胃就如同树木,土壤为树提供水分和营养,树木得以茁壮成长,而大树的落叶又会变成肥料给土壤增肥,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同样地,脾胃虚弱会影响肾脏的功能,而肾脏亏虚也会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能力。而人参和山药可以脾肾双补,达到了表里同治的功效。
同时,方中用了茯苓,可以健脾渗湿利水,芡实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莲肉也有补肾益胃,健脾止泻的功效。
因为脾胃是五谷和水液运化的场所,脾胃虚弱,会使得水液和物质停留在胃部,形成“水湿”,此三味药通过祛除水湿,达到了健脾养胃的作用。
此外,方中还用到糯米和粳米,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气足了,脾胃的推动力增强了,消化代谢也就加快了。
最后用到冰糖和白蜜,一方面可以调和诸药,清热解*,另一方面也能改善口感,增加食欲。
上述药材同用,既补益了脾胃,又强壮了肾脏。且大多数为药食同源的药材,药性平和,对脾胃的补益效果很好,适合作为日常的调理方剂。
▋芡实
方剂中的芡实,也叫作“鸡头米”,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一般是在秋末冬初季节,采收成熟的果实,去除果皮,取出里面的种子,洗净后再去除外种皮,晾晒干后保存入药。
其外种皮多半为红色或*红色,有少许褶皱不平的纹路,去除外种皮后,里面为米*色或白色的小圆果。
因生长于水中,且补益效果很好,也被叫作“水中人参”。其药性平和,归肝经和肾经,既可以健脾和胃,又能补肾益气,滋补却不伤身,滋润却不黏腻,很适合秋冬季节进补。所以人们经常采摘其鲜嫩的果实,用于煲汤或者煮粥。
▋莲肉
也被叫作“莲子”,是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去除里面“莲心”的部分。一般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和内心,干燥后即可入药。
性味甘平,归脾、心、肾经,可以补肾健脾,祛湿和胃,还能够安心神,经常用于膳食调理,由于莲肉和芡实都是水生植物,且都可以祛湿健脾胃,所以也被称为“兄弟药”,可以合用。
▋粳米
也叫作“白米”“大米”“稻米”,米粒短圆,是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
名医李时珍曾说过:“粳稻六七月份收的为旱粳,只可以用来充饥;而八九月份收的为迟粳,十月份收得为晚粳。北方天气寒凉,九月份的便可入药,而南方的则要十月份的才能入药。”
可以养阴生津,健脾养胃,经常用来煮粥,在秋冬燥季食用尤佳。
▋白蜜
是蜂蜜的一种,但是和普通蜂蜜的制作过程有所不同,形状更为黏稠一些,其味甘平,有定惊,安五脏、补中益气、止痛解*,调和诸药的功效,除此之外还能够润肠通便,美容养颜。
加减方
加味八仙膏还有很多加减方剂,经常被用于治疗不同症状。
▋固真散
来自《慎斋遗书》卷七。
组方:山药、芡实、莲肉、茯苓。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导致的腹泻,水谷不化的症状。
▋莲肉膏
来自《医学入门》卷三
组成:炒莲肉、炒梗米、茯苓。
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不欲饮食,没有胃口,或者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胃胀痛,有刺激疼痛感的症状。
▋大补*庭丸
来自《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人参、茯苓、山药。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虚劳久病,身体虚弱,懒语短气不思饮食,或者大便溏稀,不成形的症状。
分享中国中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