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过去的一年,我们举国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的重大战略成果,但对于肺部的另一个重要威胁——结核病,却仍需加倍努力。
很多人一听结核病,就会自动联想到肺结核,而事实上,肺结核只是结核病的一种,只是比较普遍而已,除了肺部,人体的颈淋巴、脑部、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引发结核病。
这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曾是令人束手无策、十痨九死的“白色瘟疫”,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更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在我国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结核病防控总体形势趋缓,但它仍然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年数据)
结核病目前还是以防控为主,急需新的治疗手段,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治愈结核病的新方向。
01
5.5亿,这个数字从未减少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由分枝杆菌(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又称“结核杆菌”(tuberclebacillus)感染导致。
提及结核病尤其是我们熟知的肺结核,总是让人联想到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林黛玉、林徽因、鲁迅…….似乎这种“古老疾病”正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而离我们远去,但事实上,结核病一直与我们相伴左右,从未离去。
它不仅会引发我们常见的肺结核,还会累及淋巴系统(称“淋巴结核”),感染其他器官如脑(引致“结核性脑膜炎”),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皮肤亦可受感染。
△结核病可感染肺部,引发肺结核
至今为止,我国还有5.5亿人感染结核,当然,携带者不一定就会发病,但这些感染者的数量却并未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一组年全球结核病数据显示,我国仍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而其中肺结核则是我国发病和致死人数排行第二的传染病,每年新发的肺结核患者就达万人,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有万人,其中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就超过了1/4。
△31个省级行*区肺结核病例报告率(A)和报告数量分布(B)
结核病仍然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02
“能传染的癌症”:耐药性结核病
尽管结核病有着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它也并非“顽疾”,就比如肺结核,我们已经有了疫苗、特效药等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的方法。
那为何结核病还是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反人类治疗的“奇迹”——耐药性结核病的出现。
结核杆菌在与人类长期的斗争中,已经可以完全逃逸药物的治疗,再加上患者滥用药、不按时用药等行为习惯影响,结核病形成了极强的耐药性,这就是耐药结核病,它的出现成为了人类对抗这一疾病的最大阻碍。
据WHO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耐药性结核病从年至今已经连续多年超过艾滋病成为全球第一传染病杀手,并位列全球十大最致命疾病之一。
△WHO报告的全球耐药结核负担
耐药性结核到底有多可怕?普通的结核病人大概6-8个月的规范治疗就可以痊愈,而耐药结核的病人几乎需要20-24个月,且症状凶险,用药复杂,副作用大,价格昂贵。
正常结核的治疗成功率超过95%,而耐药结核的治疗成功率仅为50%。
因此,耐药性结核病被称为“能传染的癌症”,人人恐惧,更让人们担心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并没有什么新药面世,也没有更有效的疫苗问世。
而在我国,耐药性结核病占据了大部分结核病患者,且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想要彻底消灭结核病,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
03
结核病新探索:干细胞疗法
近些年,由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等特性被逐渐发现和证实,人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给临床上治疗结核病带来新希望。
干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属性,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支持造血、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促进组织器官自我修复能力等,能有效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而在结核病治疗上,干细胞可以抑制受感染的免疫系统,通过分泌一氧化氮的方式抑制部分T细胞的增殖,从而保护结核菌逃逸适应性免疫反应,另外,干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并阻断T细胞接近巨噬细胞的方式实现免疫抑制。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组织再生、免疫调节等多项生物功能
研究发现,当将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小鼠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渗入到小鼠的肺部,在结核分枝杆菌周围形成肉芽肿,建立了免疫抑制区域,并限制结合分枝杆菌的传播。
在临床研究中,干细胞也早已被多次应用到结核病治疗中。
年,科研人员对15例耐多药结核病和12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分别进行了自体间质干细胞全身性辅助化疗治疗,发现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改善,其中20例患者在治疗3-4个月以后痰菌明显降低;在治疗1.5-2年以后,有9例患者长期随访中无复发。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系统移植治疗多药耐药性肺结核
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州肺结核与结核病科学实践中心的研究者对位新确诊结核病患者和68位先前接受过治疗的阳性结核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用患者自体间质干细胞全身移植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并观察到患者的肺部空洞逐渐缩小。
△白俄罗斯耐药结核病的惊人水平:明斯克的一项调查结果
为了评估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肺结核辅助疗法的安全性,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卡罗林斯卡学院实验医学系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将年龄在21-65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0例经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4周后接受单剂量的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试验组),而另外30例只接受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18个月后,试验组的治愈率(53.33%)是对照组(16.67%)的近3倍,并且安全性良好,无药物不良反应。
△自体间充质基质细胞输注作为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一项开放标签的1期安全性试验
这些临床研究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结核病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支撑,不过未来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间充质干细胞与标准药物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结核患者的问题。尽管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挖掘,并且对不同的疾病和个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由于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等作用,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发展让人们在很多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上看到了曙光。
对于结核病而言,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辅助治疗措施,可以将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转化为有益的免疫反应,并进而改善其临床预后,为治愈结核病提供了可能。
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干细胞能够真正帮助到结核病患者。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