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原名薯蓣,避讳唐代宗李豫改名薯药,再避宋英宗赵曙改称山药。藤本植物,搭架生长,藤上叶下,生有侧芽,即山药豆,花呈穗状,药用根茎,若去皮打光,称“光山药”。古怀庆府(今焦作)生产的山药地道,称“怀山药”。能补脾胃,益肺肾。治疗脾虚腹泻、肺虚咳嗽,及尿频、遗精、带下等。又为美食,可以常服。
山药是藤本植物,需要搭架生长,亦食亦药,常大面积种植。
山药藤上叶下,生有侧芽,专业术语叫做“腋芽”,即山药豆。
小知识1
是不是很多人以为山药豆是山药种子?错了,它就是一种芽子,只是发生了变异成了豆一样的形状。
山药的花很小,呈穗状花序
用药部位是根茎(再次出现根茎,注意不是根)
带皮和根毛的山药称为“毛山药”,若去皮打光溜圆的叫“光山药”(除了好看没啥区别)。古代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地带)生产的山药最地道,称“怀山药”,简写为“怀山”,老处方还能看到这种写法。
小知识2
你知道怎么种山药吗?
把挑选好的带根毛的山药直接埋在地里,当年就能长出山药来。如果把山药豆埋在地里,第一年长出来的是个半成品小小山药;需要第二年把这个小小山药再次埋到地里,才能长出山药(你想啊,山药豆是个芽子,种个芽子当然比种根茎慢了)。
小知识3
什么是避讳,就是不能和皇上重名,音相同也不行。山药原名薯蓣,唐朝皇帝唐代宗叫李豫,这个蓣和豫同音,所以得改名,于是薯蓣被改为薯药。事情偏偏不巧,到了宋朝又碰到重名的了,这次是宋英宗赵曙,薯和曙同音。就这样薯药改成了现在的山药。两次和皇上撞名,两次改名,看来山药有皇家血脉,非同一般啊。历史上因为避讳改名的中药不少呢,我们已经讲过的有玄参、延胡索,以后还能遇到……
山药的药用价值
山药能补脾胃,益肺肾。
山药能补脾
如果常年腹泻,或大便总不成形,多半是脾虚,看看舌头一般都会有牙印儿,中医叫做齿痕舌。怎么办?吃山药吧。
山药能益肺
如果慢性咳嗽,早上起来总会吐很多白痰,是肺虚的一种表现,这样的患者身体虚弱,常常伴有脾虚。怎么办?吃山药吧。
中医讲脾五行属土,肺五行属金,土能生金,所以通过补脾而能起到补肺的作用,专业术语叫做“培土生金”。
山药能补肾
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会多,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可以食疗补补肾气,山药就是一个最佳选择,但收效较慢。山药还是六味地*丸的组成之一呢。
关爱女性健康的山药
调月经
身体虚弱,月经不准,通常延后,或数月不来,或月经色淡,或月经量少,多因脾气虚弱所致,可以尝试吃山药以滋润血脉。
止带下
妇科炎症,伴有脾虚,带下稀白的,如果反复抗炎效果不理想,可以试试吃山药。中医古方“完带汤”就是重用怀山药治疗脾虚肝郁、湿浊带下的。
能丰胸
类似的还有木瓜,估计您比我清楚。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但山药本身就是一种食物,市场有售,多吃无妨。
怎么吃山药?
市场上买到的山药,和入药的山药没什么区别,切开之后,特别粘,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用来熬粥。当然山药还可以做成各种美食,最有名的就是“蓝莓山药”啦,做法很简单,自己查一下吧。
药房里买到的山药,就是山药经过烘干切片所得,分为生山药、炒山药。炒山药是用麦麸炒过,偏于健脾止泻。药房买到的山药饮片,可以研成细末,用锅蒸熟,每天吃几匙。
提醒一下:药房卖的山药,如果颜色特别白,可能是用硫磺熏过的,一定要留意。草药用硫磺熏,在中国很普遍,可以起到杀虫作用,便于储存,且增加卖相。但硫磺中含有重金属,超量对身体有害。以前的国家《药典》都默许中草药炮制用硫磺熏,但现在逐渐意识到这样是错误的,不过很多药商还继续应用硫磺熏。提醒您提高警惕。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
《名医别录》:主治头面游风、风头、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羸瘦,充五藏,除烦热,强阴。
《日华子本草》:助五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本草经疏》:薯蓣得土之冲气,兼禀春之和气以生,故味甘,温平无*。观其生捣傅痈疮,能消热肿,是微寒之验也。
《神农本草经读》:盖病不速去,元气日伤,伤极则死。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若大病而需用此药,如五谷为养脾第一品,脾虚之人,强令食谷,即可毕补脾之能事,有是理乎?然操此术者,未有不得盛名,薛立斋、张景岳、冯楚瞻辈倡之于前,而近日之东延西请,日诊百人者,无非是术,良可慨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宜用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以其含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若作丸散,可轧细蒸熟用之。
……
一室女,月信年余未见,已成劳瘵,卧床不起。治以拙拟资生汤,复俾日用生山药四两,煮汁当茶饮之,一月之后,体渐复初,月信亦通。
按:更多山药的用法,可以参见张锡纯一味薯蓣饮,山药用量数两至斤许,很有独到之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