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结核能防能治好,规范治疗最重要
TUhjnbcbe - 2020/9/15 20:11:00

肺结核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使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因此结核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控形势特别严峻,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现状呈现“六多”的特点,因人口众多,居住集中,所以感染人数多,患病人数多,新发患者多,死亡人数多,农村患者多,耐药患者多。

基本知识和理论1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打喷、大声说话

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

疲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检有结核菌的病人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产生的飞沫核(微小颗粒)传播结核菌。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就会形成结核感染,感染结核菌的人如果抵抗力低或感染菌量大、*力强就可能得结核病。

一般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通常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如果对症治疗2周无效,或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可能是得了肺结核。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医院或者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他人的可能性。

在我们身边一旦有人患了肺结核,对自己的家庭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肺结核患者大多都是耐药患者,抗结核治疗的时间较长,巨额的医疗费用从而加重经济负担,另外因为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如果不引起重视,往往会传染给家里的其他人,导致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

如果我们身边的人患了肺结核,我们应该怎样去防治传染?

基本知识和理论2

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我国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应到所医院或者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对一般肺结核病人采取为期6~8个月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最主要方法。规范治疗2~3周后,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是治愈的最重要条件,否则可能会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病,耐多药或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疗程通常需要24~36个月,而且,治愈率较低。

传染期肺结核病人应该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绢捂住口鼻,以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1

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科学就医是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适度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治疾病、维护健康。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既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遵从分级诊疗,医院就诊。就医时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既往病历及各项检查资料,如实向医生陈述病情,配合医生治疗,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不要有病乱求医,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不要轻信偏方,不要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更不要相信封建迷信。

医学所能解决的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公众应当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性对待诊疗结果,不要盲目地把疾病引发的不良后果简单归咎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如果对诊疗结果有异议,或者认为医护人员有过失,应通过正当渠道或法律手段解决,不能采取扰乱医疗秩序或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

为了身体保持健康,平时生活要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生病了要科学就医,及时就诊。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2

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必须注射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服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药品;要妥善存放药品,防止药物变质或失效,防止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一旦误服、误用药物,要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抗生素是处方药。所有抗生素在抗感染的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性反应。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病*引起的感冒、伤风和其它上呼吸道感染无效。因此,为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耐药,减少不良反应,预防滥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结核能防能治好,规范治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