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日,预印网站SSRN刊登了一篇医院的论文《注意: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临床特征已经改变》(Caution: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COVID-19patientsarechangingatadmission)。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患者在入院时的临床特征相比早期已经发生改变,总体来说便是临床特征更为隐蔽。
论文提到,自新冠病毒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传播,以及无症状携带者传播迹象出现以来,新冠肺炎的防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仔细观察患者初期症状的变化是当务之急。
论文的通讯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张旃。年,张旃也曾参与过抗击非典。
SSRN是一个开放获取在线预印网站,科研人员在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论文之前,可在此发布早期的科研成果。
该论文的研究样本是从1月16日到1月29日间入院的89名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他们被分成2组:第1组是1月16日至22日的31名患者;第2组是1月23日至1月29日的58名患者。
研究人医院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记录、实验室结果与入院日期匹配,以分析患者入院特征是否有了改变。
他们发现:在1月23日之前,女性患者比例较低(45.2%),而在1月23日至29日女性患者占比较高(77.6%)。
在1月23日之前,患者有更多的全身症状:67.7%的患者有发热表现,41.9%的患者有疲劳感,22.6%的患者有肌肉酸痛。
在痰液方面,1月23日之前入院的患者中有32.3%有痰。而1月23日之后,入院时有痰患者的比例降到了6.9%。
同时,在1月23日之前入院的患者中,54.2%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52.4%的患者出现CD3免疫细胞减少,42.9%的患者出现CD8免疫细胞减少,75%的患者出现SAA升高,这些比例都比1月23日后入院的患者高。
研究者表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和代际变化,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开始出现变化,最近感染者的初始症状也开始变得更加隐蔽。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逐步演变成类似流感这样的病毒(aninfluenza-likevirus),可能长时间潜藏在无症状者体内。
在论文的讨论环节中,论文作者表示,众所周知,通过准确掌握初始症状,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对传是否染病做出初步诊断,这对于筛选疑似病例至关重要的。在新冠病毒传播的早期,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发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烧,干咳,肌痛或疲劳,或许有腹泻。
但是,根据病毒突变和世代传播的特征,不同时期的感染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入院特征。由于出现了新冠病毒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播甚至无症状携带者,因此迫切需要区分不同感染时期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临床表现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到1月23日之前收治的女性患者比例很小,考虑到样本量不大,很难解释这种现象。但令人惊讶的是,两组之间的入院症状存在若干差异。新冠肺炎的一些常见全身症状,例如发烧,乏力,痰和肌痛,在1月23日之前入院的患者中更为明显,而在后来感染的患者中更为隐蔽。
然而,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预测新冠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性在此期间是否会减弱传输。
研究证实,新冠病毒通过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结合感染宿主细胞,而ACE2在鼻咽细胞中高表达。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症状发作后不久其鼻咽中病毒载量就很高。从理论上讲,鼻咽是第一个被病毒感染的器官,但是通过观察发现,被感染的人很少在感染初期表现出上呼吸道症状,并且仅有少数患者出现喉咙干燥。
研究和临床发现似乎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定居”在鼻咽中,但未能立即被识别。结果,新冠病毒很难通过打喷嚏和流鼻涕之类的自我清洁反应清除,也不能立即被局部免疫系统清除,因此新冠肺炎的最初症状很隐蔽。
延伸阅读
中国科研团队:新冠病毒已突变,有2个亚型,传染力有差异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theoriginandcontinuingevolutionofSARS-CoV-2)。
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
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S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
L亚型在武汉爆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L亚型的发生频率在年1月初后有所下降。作者认为,人为干预可能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S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L亚型或S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L型和S型新冠病毒。不过,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
速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解读来了,新增了这些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解读
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第七版”),现解读如下。
一、前言
在前言部分,增加“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则呈上升态势。”
“随着对疾病临床表现、病理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早诊早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医院感染,同时也要注意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传播和扩散。”
二、传播途径
增加“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三、增加“病理改变”
按照大体观、镜下观分别对“肺脏、脾脏及肺门淋巴结、心脏和血管、肝脏和胆囊、肾脏、脑组织、肾上腺、食管、胃和肠管等器官”进行描述。以肺脏和免疫系统损害为主。其他脏器因基础病不同而不同,多为继发性损害。
四、临床表现
(一)增加对孕产妇和儿童的临床表现描述。如“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接近。”“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二)病原学检测。删除“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强调“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
(三)增加血清学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五、诊断标准
(一)对流行病学史中的“聚集性发病”做出解释,即“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二)临床表现中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修改为“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三)确诊病例在原有核酸检测和测序基础上增加“血清学检测”作为依据,即“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阳性”或“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也可确诊。
六、临床分型
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重型按照“成人”和“儿童”分别定义。
成人的重型标准没有变化,增加儿童重型标准:
1.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2.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92%;
3.辅助呼吸(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
4.出现嗜睡、惊厥;
5.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七、按照成人和儿童分别增加“重型、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
(一)成人
1.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
2.外周血炎症因子如IL-6、C-反应蛋白进行性上升;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肺内病变在短期内迅速进展。
(二)儿童
1.呼吸频率增快;
2.精神反应差、嗜睡;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快速进展者;
5.3月龄以下的婴儿或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异常血红蛋白、重度营养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八、增加疑似病例排除标准
疑似病例排除需满足: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
九、治疗
(一)一般治疗中的氧疗措施,增加“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66.6%/33.3%)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删除“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改为“要注意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增加“对孕产妇患者的治疗应考虑妊娠周数,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以及是否终止妊娠后再进行治疗的问题,并知情告知。”
(三)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1.根据病理气道内可见黏液及黏液栓形成,为改善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选择密闭式吸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治疗。”
2.增加“体外膜肺氧合(ECMO)相关指征”:①在FiO2>90%时,氧合指数小于80mmHg,持续3-4小时以上;②气道平台压≥35cmH2O。
3.循环支持调强调“进行无创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救治过程中,注意液体平衡策略,避免过量和不足。”
4.增加“肾功能衰竭和肾替代治疗”:除了查找肾功能损伤的原因外,对于肾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可选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同时给出治疗指征。
5.对重型、危重型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的,为清除炎症因子,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增加“血液净化治疗”。
6.增加“托珠单抗”用于免疫治疗:适应证为“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测IL-6水平升高者”。给出了具体用法、用量,要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7.其他治疗措施中增加“儿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使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妊娠合并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应积极终止妊娠,剖腹产为首选。”
(四)中医治疗增加了危重型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以及人机不同步情况下的中药使用。
十、“解除隔离标准”改为“出院标准”
(一)出院标准仍为4条,前3条没变。第4条增加“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改为“至少间隔24小时”。
(二)出院后注意事项。鉴于有少数出院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检阳性的问题,为加强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隔离,将“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改为“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同时要求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最新!31省区市新增例,湖北新增例
3月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31例(湖北31例),新增疑似病例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减少例。
截至3月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例(武汉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例(武汉例),新增死亡病例31例(武汉23例),现有确诊病例例(武汉例),其中重症病例例(武汉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武汉例),累计死亡病例例(武汉例),累计确诊病例例(武汉例)。新增疑似病例67例(武汉61例),现有疑似病例例(武汉例)。
3月4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浙江2例)。截至3月4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43例,死亡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9例),台湾地区42例(出院12例,死亡1例)。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澎湃新闻、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