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营养专题维生素D有什么功能缺乏和过量会有
TUhjnbcbe - 2024/5/18 16:27:00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240516/z5p7mly.html

作者:十一营养师

本文主要介绍维生素D的相关知识,包括与健康的关系、缺乏与过量、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维生素D是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的总称,是脂溶性维生素,为固醇类衍生物。已知的跟健康密切相关的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

活性形式为1,25-(OH)-D(活性最高),25-(OH)-D。

维生素D

人类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食物,一个是光照。

在皮肤中,紫外线催化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维生素D3缓慢释放到血液中,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结合。

食物中的维生素D较少,主要以维生素D2/D3的形式存在,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占体内维生素D来源的20%~30%。

维生素D3无生物活性,需经过两次羟化才具有生物活性。首先,维生素D3在肝内25-羟化酶催化下生成25-羟维生素D3,然后在肾脏1α-羟化酶作用下进一步生成具有更高活性的1,25-(OH)-D,即钙三醇。肾脏是产生活性维生素D的关键脏器。

人体摄入的维生素D主要在空肠、回肠与脂肪一起被吸收。由于食物通过小肠远端时间较长,所以,维生素D的最大吸收量在回肠。慢性肝脏疾病,如囊性纤维化、Crohn’s病、Whipple’s病和肠炎性腹泻时,由于小肠不能吸收维生素D容易引起缺乏。

维生素D在体内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与骨骼肌中,肝脏、大脑、肺、脾、骨骼、皮肤中也少量存在。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大多数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有2%~4%出现在尿中。

1.维持机体钙磷平衡

维生素D主要以1,25-(OH)D的形式在小肠、骨、肾等靶器官起作用,维持细胞内、外钙浓度,调节钙、磷代谢。1,25-(OH)D与甲状旁腺激素(PTH)共同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稳定。

此外,维生素D通过促进骨骼及牙齿的矿化、促进小肠钙吸收,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等机制调节机体钙、磷代谢。

2.调节免疫,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

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体内绝大多数与免疫系统功能有关的细胞都含有维生素D受体,1,25-(OH)D对免疫的调节是多方面的,包括调节抗原提呈细胞的分化、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等。

这种作用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已得到证实,如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

维生素D介导的免疫调节机制包括:

①调节细胞的生长,包括诱导细胞的正常分化;

②抑制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和功能;

③抑制致病性T细胞的成熟和功能;

④刺激监管T细胞保持活跃,抑制细胞的过度增殖。

3.抗炎作用

维生素D抗炎机制:①刺激炎症细胞凋亡;②抑制炎症细胞的补充;③维生素D能够下调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增加IL-10合成并减少IL-6、IL-12、IFN-c及IFN-α的合成,调整后的细胞因子构成有助于减少炎症进展。

4.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基础实验已经证实,维生素D具有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肌细胞增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保护作用。

Wong等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调节血管张力,通过影响内皮细胞中钙离子的内流,来减少依赖于内皮细胞的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Molinari等也证明在体外,VDR的激活可以影响内皮细胞NO生成的增多,可以改善内皮祖细胞的血管生成,进而影响血管扩张。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预测标志,它与As的危险因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维生素D缺乏和冠状动脉慢血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后事件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联系。再者,维生素D的低水平与平均血小板容积增加、血小板反应性增加、炎性反应、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等有联系。

5.与糖尿病的关系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D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补充VD可以减小患病风险。

主要机制包括以下三点:

①增强胰岛β细胞的功能,VD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25-(OH)-D浓度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25-(OH)-D从10ng/mL增加到30ng/ml可以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60%;VD可通过刺激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来增强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VD也可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③调控免疫应答的水平。炎症会诱发并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受损,VD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6.与生殖功能的关系

研究发现,VD对人类生殖功能和妊娠维持具有重要作用。VD可影响AMH的分泌,与女性PCOS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还会导致多种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比如妊高症、胎膜早破、糖尿病等。

对男性而言,VD可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活性,邓小林等研究发现,每日口服1次VDIU和钙mg,持续治疗3个月,可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的百分率。另外,VD缺乏可能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有关,补充VD可能会提高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VD与体外受精妊娠成功率也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有:VD通过促进卵泡发育和提高精子质量及活性影响受精卵的质量,也有研究认为VD通过改善子宫环境而影响妊娠。

Rudick等发现1,25-(OH)D可与子宫内膜中的VDR结合,调节靶基因如钙结合蛋白、骨桥蛋白等,与胚胎植入和胎盘形成有重要关系。此外,还有研究提出蜕膜组织、免疫细胞及滋养层细胞局部产生的1,25-(OH)D,能够促进胚胎的植入和发育。

7.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不足与炎症性肠病、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相关。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系的增生、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胸部、结肠、前列腺癌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有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D和钙可以降低绝经后妇女的患癌风险。

8.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维生素D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能刺激脑细胞产生多种生长因子,还通过调节多巴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近年来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报道,维生素D与多种中枢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比如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

9.其他

维生素D还与贫血、肺部疾病(哮喘、COPD、呼吸道感染、肺癌等)、肝脏疾病(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肾病(CKD)、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疾病有关系。

1.缺乏原因

①吸收不良

②老龄化,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会出现维生素D代谢障碍,维生素D3需经肝肾分别羟化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

③肥胖人群,脂溶性的维生素D储存在脂肪中,会大大降低其生物利用率。

④缺乏阳光照射

⑤城市生活的人:防晒霜、玻璃、高层建筑、雾霾等。

2.缺乏表现

儿童缺乏:

常见佝偻病,表现为骨质变软变形,导致O型腿、鸡胸、出牙延迟、牙齿不齐、易龋齿、腹部肌肉差易膨出等。

成人缺乏风险:

①软骨病,表现为骨痛、肌无力、骨质疏松、自发性或多发性骨折;

②免疫调节,缺乏可能提高多发性硬化,维生素D也可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等疾病;

③神经系统,帕金森、抑郁症等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④内分泌系统,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等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⑤心血管系统,缺乏可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3.过量

维生素D中毒多是因为服用高剂量维生素D补剂,而非食物或光照引起,所以,需要慎用高剂量补剂。

维生素D中毒会出现食欲减退、厌食、烦躁、哭闹、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衰竭等。

长期慢性中毒会导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严重者可因肾衰竭而致死亡。

维生素D参考摄入量

太阳照射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占体内维生素D的78%~80%。

大多数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

动物性食物中:海鱼(虹鳟鱼、大马哈鱼等)、动物肝脏、蛋黄和奶油中含较多维生素D3。植物性食物中:蘑菇、蕈类含有维生素D2。

牛乳和人乳的维生素D量较低,蔬菜、谷物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

#营养#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营养专题维生素D有什么功能缺乏和过量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