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热镇痛抗炎药
1、对乙酰氨基酚
需要清楚什么是“必要时”服用?
当体温超过38.5C时服用,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但一天不超过4次,一天的总剂量不得超过2g。
2、布洛芬、萘普生、吡罗昔康
该类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较大。危险性较大且无任何预兆。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出血风险。
3、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等
该类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大于上述布洛芬等药物。已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服用该类药的患者: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马上就医。
二、抗血小板药
1、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应餐前半小时服用。
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胃肠出血风险和脑出血风险。若出现便血、牙龈出血、泌尿生殖器出血、鼻衄、血肿等马上就医。急性或慢性出血后可能导致贫血/缺铁性贫血(如隐性的微出血),伴有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例如虚弱,苍白,低血压。
2、氯吡咯雷
氯吡格雷与食物或者不与食物同时服用均可,但目前有很多研究证实,与空腹服药相比,餐后服用氯吡格雷可以获得更好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更高,血浆药物峰浓度更高,还可以延长半衰期,个体差异更小。
氯吡咯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并且最多的是发生在治疗开始的第一个月内。
三、口服降糖药
1、二甲双胍
普通片餐时或餐后服用,缓释片晚餐后服用。
2、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起咀嚼服用。
3、磺酰脲类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餐前半小时内服用,以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主要表现:头痛、兴奋、失眠、震颤、不安、视觉紊乱和大量出汗。
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可引起致命的低血糖,也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4、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迅速且短暂,不进餐不服药。
五、降尿酸药
常用的降尿酸药有三种:非布司他、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服用该类药物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2L。
苯溴马隆早餐后服用,别嘌醇建议餐后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非布司他都可以。
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开始用药前需测定肝功能,长期用药时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若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尿色深*等立即就诊。
非布司他、别嘌醇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若出现胸部疼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头晕、说话困难、突然剧烈头痛时,请立即就医。
六、抗菌药物
1、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类抗菌药
可与乙醇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造成乙醇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要特别注意用药期间戒酒或不喝含酒精的饮料。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可空腹或餐后服药,分散片则可以把药片与水中溶解后服用。
3、头孢氨苄
宜空腹服用,但胃肠道反应大者应于饭后1小时左右服。
4、头孢呋辛酯
应于餐后服用,以增加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并减少胃肠道反应。不宜嚼碎后服用。
5、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多饮水;避免日光,防止发生光敏反应。
七、消化系统用药
1、拉唑类药物
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普拉唑、兰索拉唑等。因对酸不稳定,均为肠溶制剂,不可嚼碎,推荐晨起或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
2、替丁类药物
第一代:西咪替丁,已较少使用;第二代:雷尼替丁;第三代: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一日1次,睡前顿服一日剂量;或一日2次,于清晨和睡前服用。
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是夜间胃酸分泌较高,现多主张睡前顿服。
3、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比利,餐前15-30分钟服用。用药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西柚和西柚汁。
4、蒙脱石散
食管炎患者饭后服用;其他患者宜于两餐间服用,急性腹泻时立即服用,首剂加量。
5、胃黏膜保护药
枸橼酸铋钾:一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4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2次,早餐前半小时和晚餐后2小时服用。
硫糖铝:一日4次,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否则无效。
替普瑞酮:可加速胃粘膜修复因子即高分子糖蛋白合成、增加胃粘膜前列腺素、增加和改善胃粘膜血流等作用。一日3次,饭后服用。
6、抗酸药
单方通常餐前服用,复方通常餐后服用。
氢氧化铝:一日3次,餐前1小时服。
铝镁加、铝碳酸镁:一日3~4次。餐后1~2小时、睡前服用。维U铝镁双层片:一日3次,餐后服用。胃必治(复方铝酸铋):一日3次,餐后服用。
7、复方消化酶
饭后用药。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