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流感
(一)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和流行。(二)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三)结合既往和当前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即将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医疗卫生机构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减少并发症,特别是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
二、什么是流感病*
流感病*属于正粘病*科,为RNA病*。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流感病*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三、流感是怎么传播的
(一)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3—6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时间可超过1周。(二)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感染。(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给予抗病*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m)2];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四、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一)症状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二)并发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性休克等。
五、鉴别诊断
(一)普通感冒。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追踪流行病学史有助于鉴别;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阴性,或可找到相应的感染病原证据。(二)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和鼻窦炎。感染与症状主要限于相应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学检查阴性。
六、如何做好流感预防?
(一)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三)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七、防控措施
(一)公众要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积极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流感高风险人群和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二)学校、托幼机构、职校等重点单位,集体单位要加强流感防控工作,通风消*等措施,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制度,发现疑似疫情及时规范报告规范处置,同时报告疾控和教育部门,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