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一、背景
腹腔化疗是高选择性的区域化疗,主要用于治疗腹膜的原发和继发肿瘤及并发症。通过腹腔内应用化疗药物,能使高浓度药物直接与腹腔内肿瘤组织接触,并降低进入体循环的化疗药物浓度,减少*副作用,同时与热疗协同增效。腹腔化疗包括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HIPEC)、腹腔灌注化疗以及腹腔内药物(包括缓释剂)的局部使用,其中前者是指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以恒定的温度循环灌注腹腔,使腹腔充盈并维持一定时间,是目前主要的腹腔化疗方式,临床应用最广。
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可进展为腹膜转移肿瘤,与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和原发性腹膜癌共称为腹膜癌(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它的发生源于自然因素或手术创伤所导致的癌细胞脱落、淋巴管癌栓破裂、转移性淋巴结破裂和癌肿破裂出血等形成腹腔游离癌细胞(freecancercell,FCC),FCC着床于腹膜,从而形成微小癌灶、癌结节,甚至广泛性PC[1]。由于化疗药物剂量的限制和腹膜-血浆屏障的存在,残存的FCC被相对乏血供的腹腔粘连隔离,静脉化疗时肿瘤组织内的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难以控制FCC生长。而腹腔内直接给药能使药物在腹腔内达到更高的浓度,腹腔内给药的化疗药浓度水平要比血浆水平高20~倍,细胞*性药物可以最大程度地与FCC接触,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2]。此外,药物一方面可从腹膜弥散或吸收,透过腹膜淋巴孔而进入体循环,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腹膜脏层吸收而进入门静脉系统,对肝脏潜在的微转移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腹腔化疗中应用较多的HIPEC不仅有化疗药物、热能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3],热疗还可以对化疗药物起到增敏作用,并能对腹腔内肿瘤细胞进行冲刷,减少其粘附[4]。
腹腔化疗已被用于治疗多种来源的腹膜癌,尤其是对于阑尾黏液性肿瘤伴腹膜假黏液瘤、腹膜间皮瘤、卵巢癌以及来源于胃、肠道的腹膜癌,均呈现了良好的疗效[5-9]。
由于腹腔化疗的药物在腹腔肿瘤组织的穿透能力有限,通常只有几毫米。因此,对于合并有腹膜转移的病例,为了尽量发挥腹腔化疗的效果,有单位采用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surgery,CRS),使腹腔内残存的肿瘤结节直径小于2.5mm,以提高腹腔化疗的疗效。CRS后腹腔残留的肿瘤可用Jacquet/Sugarbaker分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