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艾滋病日关注职业防护守护医护健康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点击蓝字,了解更多内容

世界艾滋病日

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inequalities.EndAIDS.Endpandemics.”),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关于艾滋病的核心知识点1、何为艾滋病?答: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2、艾滋病的感染途径有哪些?答: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研究证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艾滋病病毒,唾液、泪液和乳汁等体液中也可以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接触传播:主要是共用针具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是血制品,以及医疗操作等,都可被感染。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经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也可以在分娩的过程中,或者在产后哺乳中将病毒传播给婴儿。3、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措施有哪些?4、艾滋病是不是一种绝症?答:艾滋病再也不是一种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并保证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完全可以实现与普通人基本无异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可以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生育自己的后代。现在,艾滋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已经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病”了。5、日常生活会不会传染艾滋病?答:日常生活不会传染艾滋病。大量的事实已证明,HIV在人体以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相当弱,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则很快会死亡。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漂白粉、次氯酸钠、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均可杀灭HIV。因此HIV传播途径是十分有限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同桌吃饭;共用餐具(碗筷);咳嗽、打喷嚏;使用公用交通工具、劳动工具、办公用品;使用公用厕所;在公共游泳池里游泳等不会传播HIV。6、蚊子叮咬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呢?答:蚊虫的叮咬可能传播其他疾病(例如:黄热病、疟疾等),但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子传播疟疾是因为疟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大量繁殖,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便会把疟原虫注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中,令被叮者感染。蚊虫叮咬一个人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将自己或者前面那个被吸过血的人血液注入。它们只会将自己的唾液注入,这样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发生自然凝固。它们的唾液中并没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喙器上仅沾有极少量的血,病毒的数量极少,不足以令下一个被叮者受到感染。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不会在昆虫体内不断繁殖。昆虫本身也不会得艾滋病。7、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答:急性期:可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常见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持续一周或十天后缓解。有时症状和感冒相似,如果高危行为,需有意识去检测艾滋病毒。潜伏期:只有淋巴结肿大可能还会存在。无其他症状。艾滋病期: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C以上,1个月;腹泻(粪便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反复发作的口腔真菌感染;部分患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漠视、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进入艾滋病期,如果不经过治疗,一般能存活1-2年。建议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8、哪些人群可以接受自愿咨询检测呢?答: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家属或密切接触者;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所产新生儿;3.有过无保护性行为者(尤其是无保护的婚外性行为、多性伴侣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等)4.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员;5.既往有偿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6.怀疑接受过不洁血液和血制品者;7.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注射者;8.有破损的皮肤、黏膜,不慎接触到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者;9.其他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

9、何为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答: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

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方法。

10、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分级

答:职业暴露分为三级

一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11、艾滋病病毒载量水平分度

答:艾滋病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接触源不明、轻度和重度3种类型。

①接触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接触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②轻度类型:经检验,接触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性下降,标志着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③重度类型:经检验接触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12、何为CD4?

答: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也是HIV攻击的靶细胞。其检测结果对判断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程度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13、什么是病毒载量?

答:病毒载量(VL)简单的说就是HIV感染者每毫升血液里病毒的数量。经过系统规范治疗,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会低于检测限,表明病毒得到有效抑制,病毒对感染者身体的损害,以及感染者通过性途径传播HIV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14、一般暴露后多长时间进行预防性用药?

答:科学研究显示,暴露后阻断的成功率在80%以上。成功率和首次服药及时性及服药依从性有关,暴露后越早服药,阻断成功率越高,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最佳,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服药开始后,每天规律服药比经常漏服阻断效果好。

15、暴露后阻断药有哪些?

答: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相关指南推荐的可用于暴露后阻断的药物均可使用,用药方案为3种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常用的处方包括:(替诺福韦TDF或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二选一)+(恩曲他滨FTC或拉米夫定3TC,二选一)+(DTG多替拉韦或RAL拉替拉韦钾片,二选一),连续服药28天。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使用者个人具体情况(如:接受美沙酮治疗、抗结核治疗、妊娠等),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副作用小的、适宜的用药方案。

16、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

17、感染艾滋病能活多久?

答:科学研究证明,及早检测并发现HIV感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当CD4免疫细胞保持在正常水平时,可以达到和未感染者相同的预期寿命。

18、为什么肛交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答:无保护肛交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最高。插入与被插入方的粘膜破损(包括肉眼不可见的破损)造成互相感染,尤其肛肠粘膜是单层柱状上皮,薄而娇嫩,其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HIV的靶细胞,肛交时极易引起粘膜损伤造成病原体从肛门、直肠破损处侵入,直接进入血液,造成感染。

19、口交会感染艾滋病吗?

答:口交感染HIV的风险低于肛交。当口腔粘膜有破损的时候,发生口交时才会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由于口腔粘膜的创口较小,不易察觉,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感染HIV的风险,建议口交时使用安全套。

20、艾滋病感染者可以生出健康宝宝吗?

答:携带艾滋病毒的女性在备孕时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快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随着现在治疗艾滋病的技术日益先进,如果艾滋病女患者能够在她的整个孕期(包括分娩),以及在宝宝在出生后4-6周,按照医生的指示,坚持按时定量服用药物,那么宝宝被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可以低至1%或更少。

对于携带艾滋病毒的母亲来说,在艾滋病毒载量高于预期的情况下,也有降低传播艾滋病给宝宝的风险的方法,例如:选择剖腹产或出生后用配方奶喂养。

如果,HIV阴性的女性如果希望与HIV阳性的伴侣生小孩,男性也可以通过服用药物,以帮助降低传染给伴侣和宝宝的风险。对于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男性来说,如果病毒载量无法检测到,那么传播的风险几乎为零。

21、青少年为何成为感染的重灾区?

答:青少年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变化,是造成这一年龄段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目前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提前、性行为低龄化,尤其是青年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具有较高的性行为发生率。但是这一群体仍缺少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感染风险意识不强、防控知识缺乏。

22、什么是HIV暴露前预防?

答:HIV暴露前预防(英文Pre-exposureProphylaxis,简称PrEP)是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行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

23、暴露前预防药物怎么用?

答:暴露前预防目前最常用的用药方案是“每日服药方案”,即每天服用一次药物,如果药物是复合制剂,则每日服用一片。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服药(包括吃饭或饮酒),最好每天服用的时间固定。如果发现漏服,应立即补服。如果忘记今天是否已经服药,再吃一次也没有问题。

对于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如果性行为频次不高(每周不超过一次),除了“每日服药方案”,还可以采用“按需服药方案”,即所谓“2-1-1方案”,以复合制剂为例,发生易感染HIV行为前2-24小时服用2片,首次服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各服用1片。

24、暴露前预防药物有哪些?

答: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相关指南推荐的用于暴露前预防的药物都可使用。目前的研究证实,双药使用的效果要好于单药,故可以优先考虑双药复合制剂,如替诺福韦(TDF)和恩曲他滨(FTC),或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但单一药物,如替诺福韦(TDF)单药也能有效预防注射吸毒者和异性多性伴者HIV感染。

25、暴露前预防用药的效果如何?

答:科学研究显示,暴露前预防用药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可达90%以上。预防效果好有一个必要前提,即严格按方案服药,不漏服药物。服药依从性越高,预防效果越好。反之,服药不规律,经常漏服,预防效果则会较差。研究发现,服用了预防药物后仍然发生了HIV阳转的人,主要是未能坚持服用药物所致。

26、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来源:医院、院前急救联盟、央视新闻

编辑:熊芷玄

审核:李欣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